十級作為鋼琴(業余)考級的至別,對學生在音樂和技術等方面是有比較嚴格的規范和要求的。因為“通過十級”意味著完成了一個階段,達到了考級的終點。所以對廣大的、尚未達到十級的考生來說,該級別是一個楷模和標準。因此對十級的通過必須有一個認真的衡量和把關。那么怎么判定鋼琴能力是否達到和符合十級水平?
音階、琶音應流利、均勻、熟練,并達到一定速度。十級要求同、反向的音階達到每分鐘120拍,每拍為4個音。每分鐘120拍是起點速度,如能更快捷當然更好,但如果明顯達不到這個速度,顯然就不合格。因為每一級都有音階琶音,如果以七級、八級的速度來考十級,那是不達標準的。
十級目前采用的是莫什科夫斯基的練習曲,它們都是音樂性很強、藝術性很高的作品。要達到這些練習曲所要求的華麗、輕盈、激情,就必須有相當的功力,并達到一定的速度,彈奏方法也必須正確乃至完善。如果彈得緩慢而呆板,像慢練一首車爾尼練習曲似的,哪怕一個音都沒彈錯,也不會獲得通過。若不具備相應級別所要求的能力,就是人的不合格。
目前選用的都是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每一組都由前奏曲和賦格曲兩個部分組成。彈好前奏曲,關鍵在于對風格的掌握;速度以更好地表現出巴洛克風格為標準,決不是越快越好。學生的功力應體現在觸鍵的清晰與彈性、音樂的生動和趣味、節奏的動力與精神等方面。而賦格曲則根據對主題特性的設定、連斷、表情的統一性、各聲部的清晰與獨立等方面,來作為衡量其演奏質量好與否的不可缺少的標準。
目前選用的都是貝多芬早期奏鳴曲的樂章。貝多芬的這幾首奏鳴曲在技術上都有一定的難度,音樂表現都有相當的深度。在技術容易的地方,也許音樂更具深度,更難以表現。就拿貝多芬《G大調0奏鳴曲》(Op.14No.2)來說,把音彈下來不難,但音樂是很難表現的,千萬不要覺得“偷了巧”了。因為這首曲子是“貝多芬”,如果你所彈的根本不是“貝多芬”,那從音樂和風格上來說,就是不合格的。
在這一項曲目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風格,有一定選擇余地。對所選定作品的音樂表現及彈奏技術的與否,是評判合格與否的主要標準。
以上就是判定鋼琴能力是否達到和符合十級水平的方法。一般來說,聽了基本練習與練習曲,對該考生的基本彈奏方法與能力,就基本上明確了。當然在復調、奏鳴曲和中外樂曲中,還會進一步地證實該考生的具體水平與能力。其中包括節奏感、音樂感、音樂理解與表演能力,以及對音樂風格的掌握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