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品牌眾多,大部分家庭在選擇鋼琴上都是精挑細選,聲光琴行誕生之日起,希望傳遞給每一個家庭夢想,所以我們所代理的品牌均為知名樂器品牌,有KAWAI(卡瓦伊)、珠江鋼琴系列,京珠鋼琴等,這里就為大家講述下我們主要合作的品牌故事。
珠江鋼琴
1956年,在中國的南大門——廣州,一個民族鋼琴品牌——珠江鋼琴,應運而生。半個多世紀風雨洗禮,作為珠江鋼琴集團旗下歷史悠久的品牌,“珠江”牌鋼琴伴隨著新中國的步伐而成長,在改革開放的南國熱土中崛起,在世紀交匯的經濟大潮中騰飛,形成了制作精良、品質穩定和優質服務的品牌特色,成長為顧客熟知并喜愛的中國鋼琴品牌。
20世紀80年代,廣州鋼琴廠的“珠江”牌鋼琴已經家喻戶曉。珠江鋼琴開始把目光從聚焦中國擴展到全世界,率先引聘外腦改造技術。
被譽為“鋼琴白求恩”的鋼琴制造工藝專家科雷先生成為珠江鋼琴的首位技術顧問,監管全部制造流程,并在長達十余年時間里逐步將核心鋼琴制造技術輸入。之后,珠江鋼琴陸續從國外邀請了一大批諸如坎貝爾、穆勒等鋼琴設計大師,并與多個國際高端樂器制造企業、大專院校和研究院技術合作,建立起以自主創新為主---引入國外智力---產學研相結合“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體系。
在不斷的進步中,珠江牌鋼琴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先后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中國產品”、“MMR年度聲學鋼琴獎”等國內國際榮譽。國內外音樂家、鋼琴家對珠江鋼琴也不吝贊美之詞。世界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先生兩次來廣州,執意選用珠江鋼琴舉辦獨奏音樂會,他表示“珠江鋼琴很有歌唱效果,能給人音樂靈感,很喜歡珠江鋼琴”,一次音樂會結束后,他欣然在選用的珠江鋼琴上題詞:“鋼琴的驕傲”;鋼琴家鮑蕙蕎女士認為珠江鋼琴“音色優美、音質純凈,且高、中、低三外音區音色比較統一,音域均勻、連貫、層次清晰;鍵盤反應靈敏、觸感舒適,無論彈奏剛勁有力的樂章,還是抒情優美的歌曲,都有比較寬廣的表現力”。
愷撒堡鋼琴
依托珠江鋼琴集團六十余載的鋼琴制造實力,珠江鋼琴技術團隊與特聘的知名歐洲鋼琴設計名家合力研發打造“珠江·愷撒堡”品牌,以歐洲名琴的標準進行產品設計和工藝控制,關鍵工序由特聘歐洲專家全程監制以確保聲學品質和彈奏性能。
愷撒堡鋼琴初問世時,曾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愷撒堡藝術家(KA)系列鋼琴鑒賞發布會。KA系列順利通過周廣仁、劉詩昆、鮑蕙蕎、石叔誠、吳迎、何新馥等多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嚴格審核與鑒定。評審結果認為: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符合《鋼琴》國標和鋼琴企業標準,而且有三項設計均屬國內初次應用,整體性能達到歐洲名琴鋼琴的水平。
如果說,靈感是藝術家的生命,那么一臺好鋼琴便是鋼琴家藝術生命的載體。珠江·愷撒堡的誕生初衷便是“為音樂藝術而生”。近年來,愷撒堡鋼琴曾亮相于維也納金色大廳、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等知名,還先后在復興之路、中國音樂金鐘獎、廣州亞運會開幕式、2016年杭州G20峰會文藝晚會、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中國·巴拿馬建交周年音樂會、2018、2019央視春晚、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聯歡活動等各種大型活動中奏響民族品牌強音,站在世界文化窗口,展示中國民族鋼琴品牌的實力。
里特米勒鋼琴
1795年源于德國的里特米勒鋼琴,作為歐洲名琴代表,飽含歐洲文化底蘊,以其歐洲琴優美、純凈的聲學質量著稱。里特米勒鋼琴從誕生至今,跨越了4個世紀。時間的流逝未讓它的純凈之音消逝,反倒如歲月雕琢美人一般,韻更濃、境更遠。
20世紀90年代,里特米勒這個歐洲知名鋼琴品牌融入了珠江鋼琴集團,落戶珠江江畔,并入了珠江鋼琴全球品牌戰略中,也引發了國內鋼琴行業引進德國鋼琴技術的風潮
秉著對品牌傳承及對技術革新的追求,珠江鋼琴集團迅速地汲取了里特米勒(Ritmüller)的德國鋼琴制造工藝精髓,并發揚珠江鋼琴一貫的匠人精神,以新穎的設計理念、嚴苛的選材和精湛的技藝,成功實現了里特米勒鋼琴一次質的飛躍。
京珠鋼琴
“京珠”鋼琴是北京珠江鋼琴制造有限公司精心策劃推出的鋼琴品牌,產品由國際鋼琴制造大師史蒂芬·默勒先生以及歐洲團隊參與精心設計,精選優質材料、配置,使京珠鋼琴具有的藝術性能和穩定的產品性能,質量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達到國際中水平。
卡瓦依鋼琴
"KAWAI"即“河合”的日文發音。作為專門制造鋼琴的家族型企業,河合家族的制琴精髓傳承了近百年。
無論成長過程是多么的坎坷,河合的企業家和員工對鋼琴的熱愛始終如一。
河合小市,河合的創業者,他是日本鋼琴制造業中首批鋼琴研發小組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制造的鋼琴結構為日產鋼琴的誕生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一名天才的發明家,河合小市早在日本自行設計和制造出擊弦器,同時還在其他各種樂器研發中獲得過20余項發明。
1927年,河合小市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正式建立了河合樂器制作所,并雇傭七名技工開始更專注地研究鋼琴制造工藝,這既是初始的KAWAI事業。
河合小市于1955年逝世后,由其子——年僅33歲的河合滋繼任主席之位。河合滋秉承了父親的制琴理念,將其自身獨到的遠瞻性眼光付諸實踐——擴大生產規模和組建一系列推廣音樂價值的組織,這些舉措對樂器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80年河合滋建立了龍洋三角琴工廠,在繼往開來中,KAWAI使鋼琴工業從完全靠熟練工人的手工制造逐漸發展為使用現代技術的工業生產,龍洋工廠也被當時公認為是世界鋼琴工業中現代化和生產效率的工廠之一。之后,河合滋又將其注意力轉向了海外市場并成功地使KAWAI成為“世界性的聲音”。在河合滋的帶領之下,KAWAI從僅有的543名員工擴展到6000名員工;從年產1776臺鋼琴增產到70000臺以上,其產銷地也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河合弘隆,1989年任主席,他不僅保持了其祖父和父親建立起來的KAWAI優良傳統,同時也為KAWAI的團隊注入了一個全新的信念:“作為河合人,追求并不僅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義務。”
在河合弘隆的領導下,KAWAI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從投資了幾千萬美元用于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系統到致力于海外工廠的建立,歷經80多年的歷史沿革,KAWAI在不斷的進步中已然成為世界上的鋼琴制造商之一。
暨KAWAI成立80周年之際,在現任社長河合弘隆的領導下,全體河合人開始了對KAWAI品牌的整體改革,本著對鋼琴制造的強烈熱情與執著,旨在通過KAWAI為所有喜愛音樂的人傳遞更多來自音樂的感動。
鋼琴的發展離不開每位熱愛音樂,熱愛鋼琴事業的心,我們聲光琴行更希望有聲光琴行的地方就有音樂、有夢想、有希望、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