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一個興趣愛好,無論對于成人還是孩子來說都至關重要,鋼琴學習可以開發智力、培養樂感、協調身體、培養習慣還可以磨練意志、提高情商、有益健康、陶冶情操。所以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都選擇學習彈奏鋼琴。然而很多初學者往往會羨慕可以自由游走在鍵盤上的彈奏家,無論多難的曲目都可以如行云流水般的彈奏出來,所以小編總結了一些鋼琴的指法練習供大家參考。
彈奏鋼琴有哪些指法
1、一對一指法
基本的指法是一個手指頭正對著一個鍵盤。五個手指就對應do、re、mi、fa、so五個音;
2、穿指
穿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穿指指法,只能用1指去穿,而且只能穿2,3,或4指,不能穿5指。穿5指是忌諱的。另外,1穿2和1穿3的場合比1穿4要多一些;
3、跨指
跨指也叫“跨越拇指”,是2指或3指或4指從1指上面越過,去彈奏更低的音的指法。如果1指在黑鍵上,那么2、3、4指在跨指后不可以落到白鍵上。且跨指跨度不要太大,要盡量避免跨4度以上的距離;
4、擴指
擴指,又叫手指的伸展,是指把手指橫向張開,要觸鍵的兩個手指與它們之間的手指數的總和小于要觸的兩個鍵盤的音程數的指法。擴指由于不需要來回地翻來翻去,所以比穿指、跨指方便一些。但是如果要連續上行或下行六個以上的音,則不建議寧擴不穿。彈奏時可以靈活一些。
彈鋼琴的指法技巧
1、在需要連續彈奏從左至右的琴鍵時,可以用大拇指穿梭于其他四指的方法來實現連續的節奏旋律。
2、 在琴譜上需要彈奏從右至左的旋律時,就是大母子從小指那端往食指這段回穿梭過程中的彈奏了,這里可以是連貫的也可以是跳躍式的穿梭彈奏。
3、當需要彈奏的琴鍵距離大于5個琴鍵數量時,就需要擴大手掌讓手指能夠彈到的位置按下,比如要彈奏1與10的位置那么就要擴大手掌用大拇指和小指同時按下。
4、 琴譜上出現需要彈奏鄰近兩個琴鍵時,可以采用把手指縮并起來彈奏,比如彈1與3的琴鍵可以把拇指和小指合并起來彈奏。
5、 如果一個手指操作太頻繁就需要用另一個手指去接替彈奏,比如拇指彈奏過多琴鍵時可以用無名指去接替彈奏,以減輕拇指的負擔。
七大鋼琴練習方法
1、練琴隨意無計劃
家長看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就催練琴,孩子勉強坐到琴凳上,心里卻在想著電視內容,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效果。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練琴厭煩起來,一旦家長不在家,孩子就會幾天不練琴。解決的辦法就是制訂計劃,對練琴嚴格要求,每天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練琴,練琴時間之外不必練琴,可安排做作業等其它事情。
2、輔導方法不正確
看見孩子沒彈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動輒大聲訓斥,都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打罵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時宜的。在錯誤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僅鋼琴學不好,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很難保證,更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完善與健康成長。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其記憶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剛學會的東西,一出門可能就會忘記,所以必須輔導,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可找陪練老師輔導,不能不管不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練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漸脫離。
3、把練習看成簡單重復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練,難點便不能很好地解決。每次總喜歡從頭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后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要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應采取分手,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難點練好了,也就意味著練習的成功。對于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這是練琴方面常見的問題。
4、長時間連續練琴
長時間連續練琴的結果是,個小時出效果,第二個小時沒效果,第三個小時出差錯。對于長時間的練琴,中間必須休息。
5、疲勞狀態下練琴
有的學生習慣在做完功課后非常疲勞的狀態下練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慮在早上安排練琴,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6、嘈雜的環境中練琴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練琴,或其它嘈雜環境,都要影響練琴效果。
7、假期練琴的問題
在寒、暑假,由于學生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來。寒、暑假正是鋼琴進步的好時機,家長要注意重新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避免睡懶覺,避免玩“瘋”。
各年齡段每天練琴時間可參考以下標準:4—6歲:30—60分鐘;6—8歲:60—120分鐘;8—10歲:90—180分鐘,10歲以上:120分鐘以上。平時學習緊張時練琴可以適當減少,寒暑假適當增加。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入門時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制定好練習計劃,在結合鋼琴的指法,多多練習,自然而然就能夠像大多數演奏者一樣獲得嫻熟的手法,聲光琴行期待您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