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能認真練琴?練琴是令人苦惱的事情,一不小心遇上不自律的孩子,就是打開琴譜,倒水吹涼,開始彈奏。發現問題打開手機查資料——玩手機,彈奏片刻,想上廁所。看看時間,練琴完畢。但是遇到自律的孩子,就會發現是打開琴譜,查資料了解背景,確定指法,確定難易點,重點練習,分手練習,合手練習,完成整曲練習,練琴完畢。自律的孩子,更讓老師與家長省心。可是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缺少自律性,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下面小編將為家長們出莫劃策。
根據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許諾孩子在高效學習練琴后可以得到一定獎勵,例如周末去游樂園、規定時間可以玩游戲打電動放松等。
提高孩子興趣就要從孩子本身出發,有些練習曲晦澀難懂。孩子看到就沒有學習和練習的欲望,自然就會打折扣。選擇孩子喜歡的曲目練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興趣。
當孩子已經出現了煩躁情緒,并明確表示不想再練琴時,父母應該正確引導。
教導孩子有付出才有回報,如孩子還是沒有辦法冷靜練琴,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應該一味強迫孩子導致孩子失去愛好。
父母和孩子制定一個能做到的階段性小目標。可以是每天的,也可以是每周的,達到目標后盡情夸獎。
當他們從堅持中嘗到一點“甜頭”,比如技術突飛猛進提高了被人夸獎了,孩子自身的動力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他們的耐性和毅力也會越來越好。
當孩子想放棄時,父母不該用強硬手段去逼孩子,而該關切詢問原因,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當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尊重和理解時,孩子才會繼續聽從父母的建議,把該做的事堅持下去。
父母的陪伴,可不僅僅為了不讓孩子感到孤單,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練習過程中給予他們反饋。除了孩子自己,父母也是做出反饋的重要人選。這些只要父母用心,都能給出一些反饋。而這些反饋會讓孩子找到問題,并不斷進步。
學習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可如果這時,父母因孩子的犯錯而情緒失控地大聲斥責孩子,那么孩子在受到驚嚇的同時,還可能會對學習本身產生厭惡。
以上就是小編圍繞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能認真練琴所介紹的解決方法。雖說興趣是開頭的老師,但是練琴的過程總還是寂寞枯燥,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所有的成就,都是源于常年不懈的堅持和陪伴,所以不管發生什么,父母都應該做好情緒管理,換種溫柔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而非粗暴斥責。陪伴是長情的告白,聲光琴行所代理的珠江鋼琴,愿以高品質的琴音,陪你走過練琴的漫漫長路,音樂藝術的海洋,我們一同遨游。